■ 國內專利申請
■ 國外專利申請
■ PCT專利國際申請
■ 專利檢索
■ 專利的變更、轉讓、許可備案
■ 專利復審
■ 專利無效
■ 不服專利復審、無效決定的專利行政訴訟
■ 專利侵權訴訟
■ 專利侵權行政調處
■ 專利分析
■ 專利轉讓及許可貿易
■ 專利年費監視及代繳服務
|
1.什么是專利?我國有哪幾種專利? 專利是指受到專利法保護的發明創造,即專利技術。我國的專利有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三種。 根據專利法,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于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適于工業應用的新設計。 三種專利在保護對象、授權難度、權利穩定性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2、為什么要申請專利? 申請專利既可以保護自己的發明成果,防止科研成果流失,同時也有利于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人們可以通過申請專利的方式占據新技術及其產品的市場空間,獲得相應的經濟利益(如通過生產銷售專利產品、轉讓專利技術、專利入股等方式獲利)。
3、什么是發明專利? 專利法所稱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其特點是:首先,發明是一項新的技術方案,是利用自然規律解決生產、科研、實驗中各種問題的技術解決方案,一般由若干技術特征組成;其次,發明分為產品發明和方法發明兩大類型,產品發明包括所有由人創造出來的物品,方法發明包括所有利用自然規律通過發明創造產生的方法,方法發明又可以分成制造方法和操作使用方法兩種類型;另外,專利法保護的發明也可以是對現有產品或方法的改進。 授予專利權的發明,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新穎性是指在申請日以前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國內外出版物上公開發表過、在國內公開使用過或者以其他方式為公眾所知,也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由他人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并且記載在申請日以后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中;創造性是指同申請日以前已有的技術相比,該發明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實用性是指該發明能夠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
4、什么是實用新型專利?哪些發明創造可以申請實用新型專利? 《專利法》中所稱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于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實用新型與發明的不同之處在于:第一,實用新型只限于具有一定形狀的產品,不能是一種方法,也不能是沒有固定形狀的產品;第二,對實用新型的創造性要求不太高,而實用性較強。 復合層可以認為是產品的構造,產品的滲碳層、氧化層等屬于復合層結構。
5、什么是外觀設計專利? 外觀設計是指工業品的外觀設計,也就是工業品的式樣。它與發明或實用新型完全不同,即外觀設計不是技術方案。我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條中規定:“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做出的富有美感并適于工業應用的新設計??梢?,外觀設計專利應當符合以下要求: (1)是指形狀、圖案、色彩或者其結合的設計; (2)必須是對產品的外表所作的設計; (3)必須富有美感; (4)必須是適于工業上的應用。
6、職務發明與非職務發明是怎樣界定的? 我國《專利法》第六條規定:“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為職務發明創造。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于該單位;申請被批準后,該單位為專利權人。 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于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申請被批準后,該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為專利權人。 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單位與發明人或者設計人訂有合同,對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的歸屬作出約定的,從其約定。 《專利法》第六條所稱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所完成的職務發明創造,是指: (1)在本職工作中做出的發明創造; (2)履行本單位交付的本職工作之外的任務所做出的發明創造; (3)退職、退休或者調動工作后1年內做出的,與其在原單位承擔的本職工作或者單位分配的任務有關的發明創造。 《專利法》第六條所稱本單位,包括臨時工作單位;《專利法》第六條所稱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是指本單位的資金、設備、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對外公開的技術資料等。
|
一、 發明專利申請流程 1、 對要申請專利的方案進行溝通,分析并給專利申請方案建議;
2、 簽訂專利代理委托合同和委托書,確定代理委托關系;
3、 根據確定的專利申請方案,申請人提供相關的技術交底資料;
4、 根據申請人提供的技術交底資料形成專利申請文件,專利申請文件需經申請人和我方共同確認,使其既符合技術要求、又符合法律要求,同時具備合理的保 護范圍;
5、 將經雙方確認的專利申請文件遞交給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通常遞交后3天后可取得《專利受理通知書》;
6、 進入初步審查階段,審查員針對文件進行形式審查,如不符合要求,發《補正通知書》、《審查意見通知書》等通知書,
7、 針對審查員在審查過程中多次發出的審查意見,給出合理的答復意見,并在需要的情況下合理的修改申請文件,直至專利授權或者駁回;實用新型審查時間約5-8個月左右,發明專利的審查時間2-3年左右。
8、 辦理專利授權登記手續;
9、 辦理授權登記手續后2個月左右,取得證書。
二、 發明專利需準備的資料 發明專利申請過程中,申請人需要提供技術交底資料,我方通過閱讀及理解申請人提供的技術交底資料形成符合專利法要求的專利申請文件。申請人提供的技術交底資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名稱。
2、背景技術。 (1) 改進型 對于產品類發明,需要說明原有產品(市場上通常的產品)的具體結構,并說明其存在的缺點和不足,以及存在這些缺點和不足的原因。 對于方法類發明,需要對原有的方法進行說明,并說明原有方法存在的缺點、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
(2) 開創型 無論是產品類還是方法類,都需要說明做出本發明的原因,可以是為了解決某技術問題或困難,滿足某種需求等。
3、發明目的。 說明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4、具體技術方案。 對于產品類發明,詳細寫明產品由那些部分組成、各組成部分之間的連接關系和裝配關系,并說明產品的工作原理和工作過程。 對于方法類發明,需要按先后順序詳細寫明方法的步驟和參數控制。
5、技術效果。 說明產品或者方法產生的好處、優點等有益技術效果,并具體分析產生這些有益技術效果的原因。
6、產品的圖紙。 清晰的示意出所需保護的產品的結構。
7、其它可行的替代方案。
三、 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流程 1、 對要申請專利的技術方案進行分析,確定專利申請方案;
2、 簽訂專利代理委托合同和委托書等相關文件,確定代理委托關系;
3、 根據專利申請方案,申請人提供相關的技術交底資料;
4、 根據申請人提供的技術交底資料形成專利申請文件,專利申請文件需經申請人和我方共同確認,使其既符合技術要求、又符合法律要求,同時具備合理的保 護范圍;
5、 將經雙方確認的專利申請文件遞交給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通常遞交后3天后可取得《專利受理通知書》;
6、 進入初步審查階段,審查員針對
7、 針對審查員在審查過程中多次發出的審查意見,給出合理的答復意見,并在需要的情況下合理的修改申請文件,直至專利授權或者駁回;實用新型審查時間 約5-8個月左右,發明專利的審查時間2-3年左右。
8、 辦理專利授權登記手續;
9、 辦理授權登記手續后2個月左右,取得證書。
四、 實用新型專利申請需準備的資料 專利申請過程中,我方需要根據申請人提供的技術交底資料來形成專利申請文件,技術交底資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名稱。
2、背景技術。 對于改進型,寫明現有產品的結構,說明現有產品存在的缺陷及不足,并分析存在這些缺陷及不足的原因。 對于開創型,寫明作出本發明的原因。
3、實用新型目的。 說明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4、具體技術方案。 詳細寫明產品由那些部分組成、各組成部分之間的連接關系和裝配關系,并說明產品的工作原理和工作過程。
5、技術效果。 說明產品具有的優點,并具體分析產生這些優點的原因。
6、產品的圖紙。 清晰的示意出所需保護的產品的結構。
7、其它可行的替代方案。
五、 外觀設計專利申請流程 1、就要申請專利的產品的進行溝通與分析,明確需保護的內容,并確定專利申請方案。
2、 簽訂專利代理委托合同和委托書等相關文件,確定代理委托關系。
3、 根據專利申請方案,要求申請人準備相應的資料。
4、 根據申請人提供的圖紙或拍攝的照片,形成專利申請文件。
5、 將經雙方確認的專利申請文件遞交給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遞交后3天左右可取得《專利受理通知書》,明確專利申請號和申請日期。
6、 外觀專利審查階段。審查員對申請文件進行審查,根據情況發出《補正通知書》、《審查意見通知書》等各種官方文件,我方需針對這些官方文件與申請人 進行溝通,及時的進行答復,直至專利審查結束,即專利申請被授權、駁回或者視為撤回。
7、 專利申請取得《授權通知書》后,代申請人辦理專利授權登記手續。在辦理授權登記手續時需按規定收取費用。
8、辦理授權登記手續后2個月左右,取得證書。
六、 外觀設計申請需準備的資料 外觀設計申請需要提交能夠清晰的表示產品外形、圖案及色彩的圖紙或者照片。
圖紙或者照片需要包括產品的正六面投影視圖和立體視圖,必要時需要提供使用狀態圖、展開狀態圖等。也可以申請人直接 提供樣品,由我公司按要求拍照。
|
專利申請前一般要注意哪些事項? 企業在申請專利前,首先要注意保密,不要輕易將發明創造泄露給同行或客戶,否則可能因為提前公開而喪失專利授權所必須滿足的新穎性要求,或者被別人搶先申請;其次要進行授權前景分析,通常的方法是自己或者委托知識產權專業人士針對擬申請的發明創造進行檢索,包括檢索國內外專利文獻、查閱相關學術刊物等,了解掌握同類技術或產品的現狀,分析獲得專利授權的可能性,避免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最后,根據前期檢索分析的結果,撰寫或委托代理機構撰寫專利申請文件、提交申請。
什么是專利權?獲得專利權后專利權人有哪些權利? 專利權就是在專利獲得授權后,法律授予專利權人所能享有的權利。根據專利法的規定,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被授予后,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制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專利產品,或者使用其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外觀設計專利權被授予后,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制造、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外觀設計專利產品。 許諾銷售,是指以做廣告、在商店櫥窗中陳列或者在展銷會上展出等方式作出銷售商品的意思表示。
專利權保護期限是多長,從何時起算? 專利法規定,發明專利權的期限為二十年,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期限為十年,均自申請日起計算。
專利申請需要準備哪些文件? 申請發明專利的,申請文件應當包括:發明專利請求書、說明書(說明書有附圖的,應當提交說明書附圖)、權利要求書、摘要(必要時應當有摘要附圖),各一式兩份。 涉及氨基酸或者核苷酸序列的發明專利申請,說明書中應包括該序列表,把該序列表作為說明書的一個單獨部分提交,并與說明書連續編寫頁碼,同時還應提交符合國家知識產權局規定的記載有該序列表的光盤或軟盤。 申請實用新型專利的,申請文件應當包括:實用新型專利請求書、說明書、說明書附圖、權利要求書、摘要及其摘要附圖,各一式兩份。 申請外觀設計專利的,申請文件應當包括:外觀設計專利請求書、圖片或者照片,各一式兩份。要求保護色彩的,還應當提交彩色圖片或者照片一式兩份。提交圖片的,兩份均應為圖片,提交照片的,兩份均應為照片,不得將圖片或照片混用。如對圖片或照片需要說明的,應當提交外觀設計簡要說明,一式兩份。
如何向國外申請專利? 我國企業及個人,可以通過巴黎公約途徑或PCT(專利合作條約)途徑向國外申請專利。 1、PCT途徑: PCT是《專利合作條約》(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的英文縮寫,是有關專利的國際條約。根據PCT的規定,專利申請人可以通過PCT途徑遞交國際專利申請,向多個國家申請專利。PCT專利申 請分為國際階段和國家階段,其中,國際階段由國際受理、國際檢索,國際公布、初步審查等步驟,經過國際檢索、國際公開以及國際初步審查(如果要求了的話) 這一國際階段之后,專利申請人辦理進入國家階段的手續。 優勢: (1)、簡化提出申請的手續。申請人可以使用自己熟悉的語言(中文或英文)撰寫申請文件,并直接遞交到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 (2)、準備時間充裕,可推遲決策時間,準確投入資金。在PCT國際階段,申請人會收到國際檢索報告,申請人可據此初步判斷自己的專利申請的授權前景,然后可根據需 要自優先權日起30個月內進入某一個或者某幾個國家進行PCT國家階段的審查。 (3)、完善申請文件,申請人可根據國際檢索報告和國際初步審查報告,修改申請文件。 (4)、提高國際競爭力。一旦通過PCT申請獲得指定國家的專利授權,企業便可以大大提高在相關國家的競爭力,同時可以有效提升企業的國際形象。 劣勢: (1)、只有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可以通過PCT申請專利,外觀設計不能通過PCT途徑獲得保護。 (2)、由于經過了國際階段,因此,通過此方式申請專利,與巴黎公約方式相比,時間要長一些。
2、巴黎公約途徑: 我國是《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即《巴黎公約》)成員國,對巴黎公約的“優先權 原則”,我國《專利法》有明確的體現,根據《專利法》第二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申請人自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中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十二個月內,或者自 外觀設計在中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六個月內,可根據《巴黎公約》規定,就相同主題在《巴黎公約》 成員國提出專利申請,并享有優先權。 優勢:時間較短。此種申請方式直接進入指定國家,無需經過國際階段,因此,此種方式一般比PCT申請所用時間要短。 劣勢:由于各個國家有不同的本國專利法,因此,在要求優先權直接進入指定國家時,就會必須要一次性遞交多續種形式,多種語言的專利申請文件,并且需要多次公開,多 次審查,不僅形式繁瑣,工作量巨大,而且會一次性產生較多的國外律師費用和官方費用,成本較高。
發現他人侵犯專利權,可如何應對? 一般需要先進行侵權分析,如果確定構成侵權的可能性很大,則及時收集及保存證據。而后,可以先與對方協商,或委托律師向侵權方發出警告信、律師函等法律文件,要求其停止侵權行為并賠償損失,也可以不經協商直接請求當地知識產權局進行調處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在正式起訴之前,可以根據訴訟的具體目標,綜合考慮是否需要提出訴前禁令、財產保全、證據保全等措施,以配合訴訟取得更好的成功。
被指控專利侵權,可如何應對? 一般需要先進行侵權分析,判斷構成侵權的可能性大小。另一方面需要積極收集己方不侵權的證據(如已有技術抗辯等),并積極應訴和防范強制措施;如果構成侵權的可能性較大,則需要在法定期限內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請求宣告原告專利無效。專利無效一旦成功,便使對方喪失了指控侵權的權利基礎;同時,提起無效請求也可能導致訴訟的中止,為己方能夠更充分地應訴而爭取時間。 當然,如果確屬侵犯了他人的專利權,自己又仍想實施該專利技術,且對方專利權權利基礎扎實,則可以主動與對方進行和解,以支付專利許可使用費等方式換取專利使用許可或技術合作
|